【影評】《黑暗對峙》:人物塑造極緻,戲感一流! 下午7:51:00 莎包Mind Too Wild電影誌 0 人物傳記片一般沒主流商業電影般來得受歡迎,但在劇情架構上有著較高的敘事技巧和人物特徵及深層精神要求,這是非常考驗編導功力,所以要麼拍出來是很悶很爛,要麼是精彩絕倫,而《黑暗對峙/Darkest Hour》正正是後者,更可謂傑作! 好看之處在於編導能有效地運用數個重要角色、場景來涵蓋如此複雜又冗長的歷史事件,而且劇情層層推疊,縱使全文戲也能營造出超強張力,再加上充滿美感的鏡頭處理,使整個觀影體驗再大大提昇。當然Gary Oldman 精湛的演技以及辻一弘(Kazuhiro Tsuji) 的神級特技化妝也應記一功!要說誰會得到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我必定會選Gary Oldman! 要讓觀眾了解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這位傳奇人物,故事除了聚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被臨危受命成為戰時英國首相的事件上,電影更透過聘請私人秘書Elizabeth Layton (Lily James 飾) 的過程來突顯他脾氣暴躁、酗酒的問題,同時亦加入他與妻子Clementine Churchill既情深又有英式幽默的對話,展現了他的個人性格。 在政治舞台上,邱吉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批准了海軍攻取達達尼爾海峽的計劃失敗而導至被受批擊,但無損他個人果斷又具前瞻性的看法。他痛恨希特拉,亦痛恨共產主義,認為納粹是共產主義專制的一種形式,所以對於希特拉的勢力日漸擴張,他主張出戰。不過一向主張綏靖政策的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跟哈利法克斯勳爵(Halifax)不停迫使邱吉爾與希特拉簽下和解條約。面對內憂外患及迫在眉睫的侵略威脅,Gary Oldman細膩演繹出邱吉爾的慌忙與不安,尤其是在與羅斯福通話那一幕,盡顯其孤獨無助感。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最終邱吉爾憑著個人的意志、振奮人心的演說,以及出色的政治手腕,促使成功完成鄧寇克撤退行動。隨後所發表的演說,不僅真實呈現歷史時刻,更能激發觀眾的情感。看畢仍然感到十分壯志,可想言之是有多激昂。 不過最重要的前提是,觀看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英國當時的政治局勢,否則就不能領略電影中的細節。 另外,飾演哈利法克斯勳爵的Stephen Dillane 也值得讚賞,雖然只是配角,但在眉宇之間能充份帶出迫使政敵 (邱吉爾)接受綏靖政策的奸險。 對於熱愛戰爭歷史的影迷,個人認為《黑暗對峙》與《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絕對是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組合包」,兩者發生在同一個時間軸上,可起互補作用,看後會更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整個故事 (劇情) 會更立體。 電影爽度:9/10 敍事手法:9/10 電影美學:10/10 演技表現:10/10 題材鮮度:8/10 整體評分:92/100 ▼想知更多電影相關資訊、影評,請Like/讚好我的Facebook 專頁▼ 【Facebook 專頁 】: 莎包 Mind Too Wild電影誌 ※聲明:本站所有圖片由出租DVD擷取或是由Google搜尋轉貼,該影像財產權仍屬該公司版權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本人會立即移除。※ 人物傳記片 心得 史實 好睇 邱吉爾 推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黑暗的時刻 黑暗對峙 電影 劇情 影評 線上看 鄧寇克大行動 點評 觀後感 Darkest Hour Dunkirk 【影評】《黑暗對峙》:人物塑造極緻,戲感一流! 人物傳記片一般沒主流商業電影般 來得 受歡迎,但在劇情架構上有著 較高的敘事技巧和人物特徵及深層精神要求,這是 非常考驗 編導 功力, 所以要麼拍出來是很悶很爛,要麼是精彩絕倫,而《黑暗對峙/Darkest Hour》正正是後者,更可謂傑作! 好看之處 在... 閱讀更多 »
【影評】《軍艦島》:有別於《屍殺列車》的父女情 下午10:59:00 莎包Mind Too Wild電影誌 0 《軍艦島》作為暑假另一話題電影,少不免會被拿來與早前的《鄧寇克大行動》相比。對於筆者來說,兩者的著眼點大不相同,根本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愛好之別。 電影訊息 《鄧寇克大行動》與《軍艦島》同樣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題,前者注重美感並且反映戰場上士兵的無助感。而後者則注重劇感,透過朝鮮百姓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如何改變命運的故事,帶出「活着歸家」的心願。兩種截然不同的電影有著不同的景況,無論是士兵或是平民,大家都是戰爭下的受害者! 角色鮮明 說回本片,從開首交代酒店樂團團長李姜宇(黃晸玟 飾) 、惡霸崔七星 (蘇志燮 飾)、窮途末路的吳末年 (李貞賢 飾)全都被「賣豬仔」來到這個軍艦島當煤礦奴隸,完整交代角色背景,再透過「公司」各種剝削制度來描寫主角們的不同反應,鮮明地刻畫各人物的個性,當中最為搶眼的角色非李姜宇莫屬! 有別於《屍殺列車》的父女情 看似貪生怕死的他,懂得利用自己的長處來搭建人脈,好讓他在艱苦的生活中,仍能為女兒謀求最好的東西;為了她的將來,甚至差點答應日本官員收養女兒的要求;在知悉朴武英 (宋仲基 飾) 有辦法逃離軍艦島後,則加以要脅對方,希望能帶同女兒離開險地,甚至臨終前也為她打算著,將她交託給朴武英,處處可見為人父母誓死也得保護兒女的情操。 在《屍殺列車》 與《軍艦島》 當中,金秀安的老爸都死掉,看來每個角色都命犯剋父!XD 而女兒素熙 (金秀安 飾)也遺傳到老爸看風使舵的本領,懂得利用自身能歌善舞的優勢,成功向所長 「提拔」父親。縱使他倆老是吵吵鬧鬧,但總會先為對方著想,這種親子互動與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培養的。 然而在《屍殺列車》中,孔劉雖然大難當前仍會拼死保護女兒,但平日只顧忙著工作而忽略女兒的需要,父女感情偏為疏離,因此相比之下,李姜宇與素熙的死別比較讓我動容。 至於其他人物線也有推動高潮作用,但宋仲基的劉大尉型象太深入民心、樣子也太富現代感,以至讓筆者覺得有點格格不入,而且某些鏡頭也太過刻意耍酷,變得太過韓劇化,稍為拖跨一路以來的鋪展。 總結:《軍艦島》不僅涵概歷史,同時亦充斥複雜人性,加上起承轉合具體鮮明,可謂充滿劇味,論整體表現絕對不比《屍殺列車》遜色! 電影爽度:5/10 故事劇情:8/10 氣氛營造:8/10 演技表現:8/10 題材鮮度:8/10 整體評分:74/100 ▼想知更多電影相關資訊、影評,請Like/讚好我的Facebook 專頁▼ 【Facebook 專頁 】: 莎包 Mind Too Wild電影誌 ※聲明:本站所有圖片由出租DVD擷取或是由Google搜尋轉貼,該影像財產權仍屬該公司版權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本人會立即移除。※ 軍艦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局 電影 劇情 影評 線上看 戰爭片 歷史 點評 觀後感 crazy about movie Dunkirk The Battleship Island 군함도 【影評】《軍艦島》:有別於《屍殺列車》的父女情 《軍艦島》作為暑假另一話題電影,少不免會被拿來與早前的 《 鄧寇克大行動 》相比。對於筆者來說,兩者的著眼點大不相同,根本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愛好之別。 電影訊息 《 鄧寇克大行動 》與 《軍艦島》同樣以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題,前者注重美感並且反映戰場上士兵的無... 閱讀更多 »
【觀後感】《鄧寇克大行動 IMAX 2D》:戰場上的美學 下午10:57:00 莎包Mind Too Wild電影誌 0 曾說過不下數十次,對一套電影的評價是與個人預期及主觀切入點有關。打從媒體報導看到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要開拍一套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時,大家或多或少也以為會跟《Saving Private Ryan》或《Hacksaw Ridge》有著宏大壯觀的爆炸場面。 然而電影上映後,雖有著絕大部份的好評,有的更說是神作,但仍然聽到不少人說本片沒劇情、沒有濺血、音效經常突然放大、又亂玩時間軸等等等等。這一切說起來都只是藝術派與娛樂派之爭,實質是各人預期不同,且看看大家入場時是抱哪個角度來觀賞罷了。 《鄧寇克大行動》在劇本上只得76頁,相比一般常規電影少了一半,而且亦沒有深度鈎劃人物角色的性格與背景,從娛樂角度來看當然沒《雷霆救兵》及《鋼鐵英雄》般豐富吸引。 不過我們應該要先了解一下電影的核心思想,諾蘭想說的不在於戰事如何轟烈 (如雷霆救兵)、亦不是要紀錄某一軍人在戰事中的戰績或英勇行為 (如《鋼鐵英雄》),而是描繪撤兵的情況、士兵在戰敗中的恐慌與無助感!只要了解他是以電影為載體來表達思想,我們便懂得從藝術方面重新檢閱這部作品。 它不僅保留諾蘭貫常的作風 ─ 以影像來說故事,同時帶出永不放棄、愛國、人性本善的訊息。在於小編來說,我十分欣賞這部戲的美學、涵意與電影結構的複雜度,卻在緊張刺激度未如我所喜愛的《黑鷹十五小時》、《戰逆豪情》、《13小時:班加西無名英雄》,所以我說沒一絲失望便是騙你的。 人物與對白 雖然從人物上,我們看不到讓人激昂的情節,但從精簡的對白與不同角色的行為與反應已充份回應電影背後的訊息。譬如從Dawson父子的行逕已足夠表達市民對撤兵的看法與愛國之心;從患有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士兵 (Cillian Murphy 飾)的驚恐,已呈現爭戰所帶來的後遺症;從Tommy、Alex、Gilbson三位大兵不惜任何方法也要登船離開,就算登船後也要尋找逃生出口的舉動,也是展現著第一身的恐懼與焦慮;從空軍Farrier (Tom Hardy 飾) 在缺乏燃料之下,寧願作出犠牲仍然要擊落德軍的情況下,展現人性的善良。 而小編最為之喜愛的情節,便是戰線後方派發毛毯的盲眼老人與士兵之間的對話: Old man: 「Well done, lads. Well done. 」 Soldier: 「All we did was survive. 」 Old man: 「That’s enough.」 簡單的對白已涵蓋「活著便是勝利」的意思,亦看出西方人對戰敗所抱著的正面態度!(換著中國古代,我想那些統領將軍早就被問斬了吧!) 畫面與時空 諾蘭善於以影像來說故事,同時亦善長把弄倒敍順序、非線式與多線敘事來鋪展劇情,從《凶心人 / Memento》、《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 The Dark Knight Trilogy》、《潛行兇間 / Inception》、《星際啟示錄 /星際啟示錄 /Interstellar》在電影用色上與畫面呈現方法全都充滿藝術氣色, 而且統統都能透過影像將虛無縹緲如哲學、科學概念、時間與記憶理念一一具體呈現出來。 今次《鄧》同樣大玩非線式敍事手法,以海、陸、空三條不同時間線交錯穿插來鋪述整個撤兵的情況。由於三線的時間差距甚大 (The mole - one week , The sea - one day, The Air - one hour) ,卻要壓縮在同一時間軸之上,所以時間軸都以環形方式展現,因此每每完成交代防波堤上或船上的事件,空中時間軸所發生的事好像又再重複一遍,這樣容易使觀眾覺得混亂。其實只要細心一點或重看一次,便會看清這種表面看似平鋪直敍卻又十分複雜的敍事手法。 至於畫面上,IMAX 菲林能打造廣闊的空間感,在遠鏡之下,空中上的戰機、海灘上的士兵、海上的船隻統統顯得渺小、孤立、無助,而在近鏡之下,透過大兵Tommy、Alex及Gibson 呆坐海灘的畫面,來延伸地面上的度日如年之感,這正正達到諾蘭想表達的思想。既然導演所想所感都被具現化出來,那麼縱然有人不認同是神作,但也算是極好的一件藝術品! ►前影疏落,後景密集,構圖精美且有著強烈對比。 總括來說,這套非一般的戰爭片未必乎合所有觀眾的預期,但絕不能否定它的藝術價值!小編個人極度推薦看過劇透後才進場,而且必定要看IMAX版,才能有到更好的觀感體驗! 電影爽度:5/10 敍事手法:9/10 電影美學:10/10 演技表現:8/10 題材鮮度:7/10 整體評分:78/100 ▼想知更多電影相關資訊、影評,請Like/讚好我的Facebook 專頁▼ 【Facebook 專頁 】: 莎包 Mind Too Wild電影誌 ※聲明:本站所有圖片由出租DVD擷取或是由Google搜尋轉貼,該影像財產權仍屬該公司版權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本人會立即移除。※ 分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 美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 敦克爾克大行動 劇情 影評 鄧寇克大行動 戰爭片 歷史 點評 觀後感 Christopher Nolan crazy about movie Dunkirk 【觀後感】《鄧寇克大行動 IMAX 2D》:戰場上的美學 曾說過不下數十次,對一套電影的評價是與個人預期及主觀切入點有關。打從媒體報導看到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要開拍一套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時,大家或多或少也以為會跟《Saving Private Ryan》或《 Hacksaw Ridge 》有著宏... 閱讀更多 »